maxon Story

機器人現場拍攝

主題

maxon_Seervision3maxon_Seervision3

能夠自動化現場轉播過程的智慧型攝影機器人被用於舞台、跑道、球場等處,並且能自主操作,提供絕佳電視收看體驗。 

攝影機畫面平穩地跟隨花式溜冰選手,並在她變換方向朝另一方滑去並減慢速度時,流暢地將鏡頭拉近。有一隻熟練的手在操作攝影機嗎?是的。但這隻手不屬於人類。攝影機的運動是由一套智慧型機器人系統產生。


這套系統採用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衍生公司Seervision 所開發的技術;這家公司專門製造有學習能力的自動化影片製作系統。這類系統的核心是影像分析軟體,可以對人進行辨識和分類,並確保攝影機確實跟隨他們的動作。目前正計劃將演算法擴大至其他主題。

協作能力與人類不相上下


該軟體相當細膩複雜。系統採用所謂的視覺位置追蹤(Visual Position Tracking)原理,為畫面中的每個物件設置多個參考點。這些參考點被用於生成需不斷提供給控制器的運動模型。運動模型則用於連續且動態地形成最佳視野。此外,各種不同的影像設計模組也可以確保達到專業影像合成的要求。Seervision 的業務開發人員暨聯合創辦人 Conrad von Grebel 解釋道:「我們的軟體能即時調節攝影機的運動。我們的技術獨道之處在於攝影機的操作能力已達到了人類的熟練程度。」不過,製作人仍隨時能夠介入系統操作。「如果我要命令軟體拍攝特寫,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手動調節。」這使得這項科技成為自動系統和人類藝術技能之間的完美共生。這套系統可以用在所有一般常用的攝影機和網路瀏覽器上。

maxon_Seervision1
maxon_Seervision4
maxon_Seervision1
maxon_Seervision4

Seervision 系統利用大量參考點來辨識畫面中的人,並根據他們的動作自動調整視野。

1/2

製作一般電視節目時攝影棚裡使用的攝影機數目從 3~8 台不等,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則可能超過 50 台,這時費用就會急遽增加。然而,Seervision 的主要目的並非在於削減成本:這家公司希望能為製片者提供一個工具,讓他們更容易規劃工作,並改善現場轉播的品質。這將導致任務性質產生變化:攝影機操作員將變成多台攝影機的協調員,也因此掌控視覺語言和轉播風格。這裡的好處包括更吸引人的攝影機角度和動作且可以立即調整,以及可以將人為失誤機率降至最低。

軟體不斷學習


系統的各種功能均以人工智慧為基礎:在對軟體進行程式設計時,蘇黎世的專家們不斷地分析現有的電影素材,目的在於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用於影片製作的人工神經元網絡——這個概念源自於腦部研究領域。軟體能夠獨立地利用過去的製作資料學習,以優化視覺辨視和理解過程,並且決定視野和攝影機的運動。開發人員甚至計劃使用人工智慧來自動化剪接過程。


Seervision 為其攝影機器人採用了 maxon 的無刷 EC 45 flat 盤式馬達和精實的 EPOS4 位置控制器,使得攝影機能夠安靜地以 0.0002 的角度精度移動。 鏡頭上另外安裝驅動模組,以確保光學精確度並控制攝影機的聚焦點。有趣的是:最初想要自動化錄製大學授課情形的想法催生出一家科技公司。Seervision 自 2016 年起成為 maxon 青年工程師計劃的一部分,在 2018 年贏得了瑞士科技大獎(Swiss Technology Award),並且已入圍本年度的數位經濟獎(Digital Economy Award)。 

maxon_Seervision2

「我們的攝影機操作能力已達到了人類的熟練程度。這是使它們獨步全球之道。」Seervision 的業務開發人員暨聯合創辦人 Conrad von Grebel

青年工程師計劃


maxon 透過其青年工程師計劃(YEP)提供優惠產品和技術建議,以協助創新專案。進一步瞭解並立即申請。

作者: Luca Meister

© by © maxon motor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