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on Story
再次抓住生命


在不幸意外中失去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許多不便。一切因此而改變,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小事也忽然間變得異常困難。然而,高科技 Michelangelo 仿生手能幫助相關人士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來自 maxon 的無刷 DC 馬達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自然界的傑出作品,人手成就了今天的人類。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手裝配微小精密的鐘錶、把球拋向空中或在面對語言障礙時仍可互相理解。但因事故失去手的人也將承受生活中的困難。Patrick Mayrhofer 不巧地經歷過這種遭遇。他的手部在一次工作意外中受到嚴重傷害,以至於他在不久後就做出左臂截肢的決定。雖然承受了命運打擊,但這位年輕人並沒有放棄。「凡是設定好的目標,我都會盡力去實現。」他不希望獲得任何特殊待遇,而且這也不是他所需要的。有了新型仿生手,使他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自如。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名為 Michelangelo 之手的仿生義肢是由位於維也納的 Ottobock 公司研發製成。使用者可以透過收縮末端肌肉組織,執行七種抓取運動,因此把過去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例如:將盤子平穩放於手心、從盒子取出雞蛋以及拿著菜單,甚至可以剝香蕉皮。另一位 Michelangelo 的使用者 Martin Wehrle 如此評論:「在許多動作中,我無需思考太多,只需簡單抓取物品即可。」
為更貼近真實肢體,Ottobock 工程師們經過多年摸索,將仿生義肢內所有電子和機械元件微型化。因此它僅有 520 克,佩戴起來相當舒適。該仿生義肢不僅外表自然,觸感也很自然,例如在握手時。這要歸功於可柔緩運動的人工關節。抓取機械元件的驅動模組為 maxon 無刷馬達,型號為 EC 10 以及改良版 EC 45。第一顆馬達用於驅動大拇指,第二顆則用於食指和中指的主驅動模組。無名指和小指採取被動方式動作。大拇指上的 EC 馬達搭載無鐵心繞組,而且還配備了由 maxon 馬達專門針對 Ottobock 需求客製化的蝸桿。
高功率密度的驅動模組
在 Michelangelo 的研發初期,maxon 馬達就持續向 Ottobock 提供特殊解決方案。
所採用的驅動系統首先必須擁有高功率密度和平穩的工作特性,並且能夠承受高軸向負載。maxon 的無刷 DC 馬達滿足了所有需求,並有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負責安全抓取的感應器
Michelangelo 仿生義肢的關鍵之處在於人體介面。Ottobock 為此採用了電極,這些電極測量末端肌肉組織的電子脈衝並將其轉發至處理器。用於傳輸資料的 Axon 匯流排系統極為快速安全,可確保使用者簡單直覺地操作仿生手。肌肉繃緊得愈發強烈,仿生手的抓取也更有力更快速。同時,大拇指內的感應器測量收緊時的力量。因此,假如物體面臨滑落危險,就可以精確控制抓取力。
Michelangelo 之手給了大量使用者得以重返職場的機會。特別是對需要透過工作來支撐家庭生計的中年人而言,尤其能夠從仿生手的多樣性用途中獲益良多。Ottobock 公司總經理 Hans Dietl 表示:「我們希望賦予人們最大程度的靈活性和獨立性。為此,我們將繼續在這個領域中努力,未來仍會如此。」
圖片版權
Ottobock HealthCare GmbH、max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