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on Story

雷射指引路線

主題

drive-techdrive-tech

巴塞爾大學醫院的放射線科擁有最先進的設備。除了全世界第一套 3D X 光設備之外,這家醫院在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導引微創手術時,也依賴一套全新的雷射導向系統。「這套系統為影像導引手術提供了許多優點」,Christoph Zech 博士解釋道,他是巴塞爾大學醫院放射線介入性醫療部門的主任。

drivetech1
drivetech2.1
drivetech2
drivetech1
drivetech2.1

電腦斷層掃描的新雷射導向系統

1/3

將不可見變成可見

自 1974 年以來,電腦斷層掃描便開始用來生成詳細的 X 光人體橫截面圖像。醫生借助這些高解析度影像來做出決定,例如應從哪一處取得腫瘤切片樣本。然而,他們要如何接觸到目標物?他們要將針頭放在哪裡?正確角度為何?直到現在,這仍是很困難的挑戰——不得有毫米之差。這裡就是 amedo 公司的全自動雷射導向系統派上用場之處。這套設備包含一組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弧形軌道,軌道上則安裝有一個電動雷射定位單元。這就是全部——雖然是一套簡單的系統,但卻為醫生和病患帶來大不同。

drive-tech_laser

德國 amedo 公司製造的全自動雷射導向系統。

減少輻射曝露量

導向系統使用雷射光束在病患皮膚上投射出入針點,並且顯示針的路徑,讓放射線醫師沿著路徑移動儀器。Zech 博士使用腳踏開關來準確調整針的位置。這會觸發一系列的影像,用以監視正在進行的手術,即神經根浸潤。電腦斷層掃描的螢幕上會顯示 0.7 公釐細的針頭。它在第一組影像中便已位於正確位置。「在這裡,新的雷射導向系統非常有幫助」,Zech 說。針的插入深度也會顯示出來。目前已幾乎不再需要使用額外的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位置,因此大幅縮短了病患暴露在放射線下的時間。在傳統技術中,針的位置必須至少檢查二或三次。

maxon 馬達精準定位雷射

maxon 無刷驅動系統可確保雷射單元在設備軌道上精確移動。這個單元採用一顆直徑 45 mm 的無刷盤式馬達,搭配 GS45 行星式減速機和一個 MR 編碼器。一對同步的滑輪負責驅動一條環狀帶,使支架沿著弧形軌道移動。旋轉雷射指示器安裝在支架上。另外兩顆 maxon 無刷 EC-max 16 馬達則用來控制雷射反射鏡的機械旋轉。這兩顆馬達搭配 GP 16A 行星式減速機和 MR 編碼器,可以將雷射光束精確定位,顯示出任何手術所需的角度。考慮到所有過程參數和與電腦之間的通訊,因此在馬達控制方面採用了 3 個 EPOS2 Module 36 / 2。根據 amedo 的管理合夥人 Volker Trösken,體積小和可靠性是選用 maxon 驅動系統主要原因。

這家來自德國波鴻的年輕醫療科技公司開發了一種市場上前所未有的設備。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全世界已總共有 16 套設備正在服役。這個六人團隊已在全球 14 個國家締結了銷售夥伴關係。「我們意識到外科醫生在執行電腦斷層控制手術時,需要一個易於操作、低風險且節省時間的導向輔助方法,因此與位於波鴻的 Grönemeyer 微針療法研究所共同開發出了我們的雷射導向系統。」 

© by © maxon motor ag